何時買股票?

好問題,但不同人有不同答案所以其實這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不過普遍一條定律就是「低買高賣」吧。對價值投資者而言,股價低過價值兩成以上時,即是八折開始便可入貨。但價值投資者是把股票看成生意投資來看待,即若公司業務沒變質下理應不問價錢而繼續持有的。

而技術分析一派是看股價是否超賣或超買而作出相應的買賣行動。但技術分析風行多年,其走勢方向很多時是由於基本因素左右。就以黃金定律的0.382、0.5及0.618等三個大位,技術分析只提取其頂和底來推算。但其時間範圍可以是一小時、一日、一周或一個月來找當中的波幅。

為何用一年作觀察單位?那只怪是當今世代這個文明知識型經濟社會所定的怪現象吧!我們小時候讀書學校是以一年來定出一級來決定「升級」或是「留級」的。而社會又喜歡以新年作一新境象給人們作更新的藉口。

時間本來是沒有一條線把那段那段分出來。但人卻從今古已開始以一年一年來定期。把播種、培養、收割、倉儲作一個循環。到今天這個觀念在知識型經濟社會制度下,制定出年度表現。這個制度在每個人身上都認同及遵行。人們、機構都定一年作計劃來執行及看成效。

機於這個現象,找尋股價作「低買高賣」也應從一年這度尺來考慮。因為從心理學來解釋這是一個「自我實現論」來解釋。即是個個人也覺得應該是這樣,「這樣」便形成一個準則。不跟準則便是偏離準則,後果可以是成為「創新」或「異類」來看待。

金融制度喜歡愛年結表現。一個投資項目一年表現是好還是不好。要「低買高賣」的話就以過去52周(1年)是否最低來決定是否「低買」或「高賣」了。

但只看股價創過去一年新低不一定最低位。世上那有保證不能再創新低的呢?對,所以我習慣多參考近日成交、RSI14和MACD兩個助指標。要它們兩佪同時出現超賣時我才入市買貨。按心理學的「自我實現論」來解釋,投機者看見超賣訊號被確認出現後,就會好像過交通燈前見到紅燈會停綠燈會過一樣,開始入市。

以我喜歡研究的建行939為例,過去52周最低位為$5.02,也就是說若今天能以$5.02購入,假設歷史會重演的話應該會有364天是高過這個價格而賺錢的。若想再進一步確認這位有上望空間可多檢查這$5.02在過去3年是否也是低位。若在過去3年的低位$4.9來比較,這個$5.02其實相當有吸引力。因為我們知道,若建行有機會升回歷史高位$7.98這個買入價將帶來很可觀利潤。 一手至少賺約$2960減交易費(=($7.98 – $5.02) X 1000 – 交易費)這個近乎三千元的利潤。

建行過去三年表現
建行過去三年出現過的低位

若像我另一篇以財務自由為目標的文章而買了474手建行股票,按下面一個股票交易計算器所估算,交易總成本(或簡單叫交易費)達$8667。這在二百多萬的本金不算多,但若成功在本年的歷史高位$7.98落車,所帶來這個升幅帳面利潤竟有$140萬呢!


止蝕的策略

價值投資者那有價格止蝕的策略?既是好公司除非有周轉的需要賬面的負利潤一天不賣那來虧蝕呢?之不過從機會成本來看若真的負得太多,是否可把其中的一些虧損先把已知,即現在止蝕將要虧損多少(我們稱為撇帳)。然後看可套現多少剩餘的資金出來找尋另一個機會。而在考慮這個機會時,其潛在利潤必須要高過之前撇帳的數額加相關之手續費(交易成本)否則其項目根本就沒有吸引力。

此外,在考慮其他投資機會時,需同時估計其時間能否在一年或更短時間內上望回一個水平可擺平之前因止蝕所帶來的損失。

用一個實例來解釋,我過去有一次以$6.47買了6手建行,算是買得比較貴的一次。若以今天$5.04的收市價帳面損失是($6.47-$5.04) X 6000 = $8,580。然而之前說過,若能在$5左右買到建行,而同樣是買6手的話,當建行在下次派息(約7月尾)時能上望返回$6.47甚至$7水平的話,這6手於$5.04買的建行便能產生$8,580至$11,760的利潤。即使到派息時建行價錢仍未回「家鄉」$6.47,但它便會派息$0.38X6000=$2,280令到帳面損失由之前計算的$8,580下降到$6,300。

對我而言,損失這$6,300是否接受得到?能否把它看作去了一次「旅行」或買了一樣東西用?但從如在$5.04賣出作止蝕的建行所得回的本金是$30,240減手續費。這近三萬元可於下一個低位買回6手建行令完本倉位原封不動好像沒改動過一樣。這個借用時間線的買賣便可創造出另一個機會了。

而我知道,當我再有機會買回6手建行時,我需要賺取多過$6,300這個回報才能是為合理地交易。所以會於一年甚至三年間的低位才進場以增加直駁機會及上望空間(又稱之為水位)。這套方法算是使用時間空間來拉回之前的損失。而由於損失是經計算過且是接受水平範圍,所以它不是盲目止蝕而是有計劃的行動。

試想想,若再下2年建行股價仍未回到$6.47時,若股息仍是$0.38的話3年間所收的股息已是$2,280X3=$6,840了。那即是話不做任何事3年基本上投資建行已、或只是打過和。問題是大家能否接受坐建行3年吧。

通常,投資期能於一年而看到回報,不論是平手又或有賺已是很不錯。蝕的投資是沒人會幹的。但本應是賺但後來變成了帳面虧損相信沒人想見的。然而我們又能否在當中找尋機會而拉回呢?這個就是我所講的「止蝕的策略」了。

組合裡蝕變賺的策略

由於一般人包括我在內多是用分段吸納的方式買股票,這樣可分散一定的風險。而在超過一次的交易部分中,難免當中有些是賺,有些則虧損。又舉一例子,我的建行過去有6次交易。其中一注帳面虧損達七千元之多。然而在每年一次的派息早已「填回」這帳面損失。加上當建行牛市時其實這個帳面數目又會變回正數作利潤。與其進進出出的付交易費不如以不變應萬變來得還好。

總結

總括而言,把資金分注入市且每次只在有Edge的情況下才買入,這樣即使不是最低位但以平均成本而言都會把買入價拉低。到股票真的起動時便能輕易賺錢的了。

About 孟德爾 816 Articles
孟德爾Mendel: 四眼仔一名,教會小組叫我智慧老人。不過我還是喜歡聖經中箴言30:2所講「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