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反思

太太最近分享了一篇德國教育的文章我看,其中幾點重點如下:

德國老師在開學第一周來家庭訪問,禁止父母做的五件事:

  1. 不可介入孩子的作業
  2. 不可擦掉孩子寫錯的字
  3. 看見孩子的作業有錯誤 不可以說破 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4. 孩子不會造句 不要協助他 要讓他自己思考
  5. 不可在孩子寫作業時坐再一旁監督

文章作者認為,只要父母做對了這幾方面孩子就會思考了云云。

可能多年投資學會獨立思考了。跟隨德國式教育,對身處今天填鴨式教育的學童對德式教育的看法我有另一番見解。

我見文中內容如何給予學童在做功課上的指導比較寛鬆,這和中國傳統勤力苦讀很不同。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得出來應該會出不同的結果。

不過,我個人覺得,一個人能否有成就,除了學習環境對其有所影響外,於成長時期周圍的影響其實可能也有不少的影響。若太太分享所講的德國教育這麼好,又說對德國人那麼好有成就的話,那麼為何現今的世界會由美國話事而非德國?不能否定德國在歐盟是佔最有份量的主權國,但美國想拉攏的竟不是德國而是中國。這又是甚麼原因?

另外,要使用此等教育方式,我覺得應先和大女兒的班主任打聲招呼以及查詢有關意見。因為這篇文章只提到片面的介紹,卻欠缺仔細的步驟、和學校之間之協調和配套、對新方法成效所量度的準測等全都沒有交代。細心一想,若老師和我們以此等方式教大女兒的話,其他同班的小朋友她又應如何配合呢?以學校評估的製度又應如何適應呢?

其實個人認為,不同的教育製度是需要周詳的統籌、測驗、檢討及改良。以生生不息的不斷地重複去訓練而發展出來的。想孩子自己去思考,其實用其他方式也可以而不一定只以此等方法。573ec0bb5ebc9_375_0

若一個幼稚園生用此法教出好成績,但升到小學及中學時卻不作函接而改以現在用開的教育方式,我斷然對小朋友的成長只會帶來反效果。此終,讀國際學校幼稚園最好還是升讀國際學校的小學和中學,而不是升讀傳統現時香港教統局下的學校。

要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我只看了幾篇「小魚老師」的Blog便已發覺需要各方面綜合的配套和讓家長、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單單只這五項未免太薄弱了。

About 孟德爾 816 Articles
孟德爾Mendel: 四眼仔一名,教會小組叫我智慧老人。不過我還是喜歡聖經中箴言30:2所講「我比眾人更蠢笨,也沒有人的聰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